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世界文学”不是文学的“世界主义”
  • [摘要]内容提要一段时期来,中外学界出现了一种文化“世界主义”倾向,受其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世界文学”成了文学“世界主义”之代名词,其所指是少数经济强国的文学。然而,马克思、恩格斯、歌德等有关“世界文学”之论断告诉我们,世界文学是多民族文学相对独立基础上的多元共存,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即便是在“网络化—全球化”持续演进的未来,各民族文化也将是和而不同的多元统一体,而不是“世界主义”所期许的“强国文化”之一统天下,世界文学也不是少数经济强国之文学。比较文学及其跨文化研究将促进多民族文学与异质文化的互渗互补,并拒斥文学与文化的“世界主义”倾向,助推世界文学向“人类审美共同体”的境界发展。
  • 蒋承勇
  • 全文[ PDF 2036.0 MB ] 2018.3(7):23-31  共有 1631 人次浏览
  • 程式与情思——朱光潜诗文音节论的演变轨迹及其中西资源
  • [摘要]朱光潜论诗文,特重音节效果,其观点颇经变迁。他先是冶诗文于一炉,不久又分而治之,原因在于发觉旧诗音节的程式化必须单独解释。转变前,朱氏依赖桐城派文论、克罗齐美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立说。转变后,关于旧诗,他广泛征用实际创作经验、人类学、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以及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为其音节程式论辩护;关于新诗,则受20 世纪30 年代后期、50 年代后期两次格律讨论影响,对句内节奏单位给出不同思考。朱氏又借助私塾教法,提出在诵读层面,无论诗文,白话均较文言自由,更宜抒发个人情思,文白之别于是压倒诗文之辨,成为主导因素。由诗文音节论也可略窥朱光潜理论思维的整体特征:经验性格浓厚,却又富于弹性,后者尤胜于前者。
  • 成玮
  • 全文[ PDF 1668320.0 MB ] 2021.6(10):23-31  共有 592 人次浏览
  • 先秦文学社会功用的变迁与文学的发展
  • [摘要]先秦文学由“感物悦情”而生,周初执政者用《诗》等作为实施德政的“训诫工具”而使文学出现政治化倾向。孔子等仿此将诫勉对象扩展到社会下层,对《诗》《书》等作教化性阐释而使其成为“教化载体”。战国人文思潮中,诸子以哲理散文作为进身之阶,“新史官”为逐利而写史、删史、改史,使上古文学成为“自用求贵” 的工具,因而具有明显的“求用”目的性。求用,使得文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形式更加多样化,表现方法更加丰富,使得文学表现主体发生类型性变化;求用,使得创作者个体私欲和执政者小集团私欲产生交织:它们形成合力,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 郑杰文
  • 全文[ PDF 1679074.0 MB ] 2022.1(11):23-31  共有 954 人次浏览
  • 古希腊罗马散文与西方随笔文体的诞生
  • [摘要]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古典散文发展的重要时期,西方随笔作为散文的重要体式之一,是古希腊罗马对话体、书信体和历史散文杂糅的产物。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罗马散文对西方随笔产生过重要影响,对这一观点的具体展开值得更为详细地考察和呈现。在古希腊罗马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古典散文在柏拉图、西塞罗、塞涅卡等人的创作实践下不断演变,并在思想基础、诗学特质、语体风格和叙述视角等方面对西方随笔文体的诞生产生过重要影响。最终,在普鲁塔克的《道德论丛》中,一种在主题内容上包罗万象,在言说形式上兼并各体,以主体性经验叙述为主的西方随笔体式得以初步确立。
  • 蔡西希
  • 全文[ PDF 1840249.0 MB ] 2022.2(11):23-31  共有 768 人次浏览
  • “人生论文学观”刍议 ——关于推进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思考
  • [摘要]“人生论文学观”在传统认识论文学观的基础上引入实践的观点,把作为文学对象的人看作既是个人性与社会性统一的,又是处身于现实关系中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不仅以人为对象,而且也以人为目的。文学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境遇、遭际和命运的具体描写,激发人的生存意志,增进人们为创造美好人生的信心和勇气。“人生论文学观”强调知、情、意在文学中实现有机的统一。
  • 王元骧
  • 全文[ PDF 1556162.0 MB ] 2023.1(12):23-27  共有 637 人次浏览
  • 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生产机制的采风
  • [摘要]20世纪50—80年代,采风成为民间文艺生产的主导性机制,也是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重要组成。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经典文献的感召下,民间文艺工作者通过采风,对民间口头文艺进行创造性转化,生产出属于劳动人民的新文艺。采风承担起了将传统小社区中的“乡民文艺”转化成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文艺”的使命,寄寓了新中国推动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产生全新的文艺生产主体的理想。相较之下,当下学界对采风的部分批评有将其窄化之嫌,只有回到社会主义文艺生产的历史语境中去,将采风视为一种主体生成方式和文化实践方式,才能充分认识其意义。
  • 祝鹏程
  • 全文[ PDF 1695746.0 MB ] 2022.5(11):23-31  共有 451 人次浏览
  • “世界公民”与“虚君共和” ——《一个青年的梦》译介过程中的中西...
  • [摘要]鲁迅对《一个青年的梦》的译介过程,可视作五四时期启蒙知识分子对一战后世界政治与文化格局进行思辨的一个缩影。在文学传播过程中,青年之“梦”存在双重内涵。故事文本中的“梦”是以人道主义和世界主义为主旨的系列梦境。武者小路实笃《与支那未知的友人》与鲁迅、蔡元培、陈独秀等撰写的附文则生成了国民性批判的在地化内涵。世界公民的人类理想与虚君共和的帝国迷梦所形成的巨大反差,诊问着民国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进度与困局。而在近代以来的思想史脉络中,该剧所引发的讨论折射出《新青年》同人在五四时期已然告别文学革命初期的中西二元想象。他们从日、俄、美等国家形象的异变与突进中,求索中国未来走向的理想方案,并因此走向分化。
  • 丰杰
  • 全文[ PDF 1875344.0 MB ] 2022.6(11):24-33  共有 654 人次浏览
  • 论“崇高”的六个层次
  • [摘要]“崇高”从一个修辞学概念开始其历程,在诗学、伦理学、美学中逐步获得其内涵,成为自然、道德与心灵三者的结合,呈现出六重内涵:观照非凡之物以提高灵魂;对自然的神圣热忱;心灵的振奋、悲怆与释然;高贵的心灵及对之的敬重之情;内心理念的超越能力与心灵的自我提升;敢于较量的勇气与战胜自然的使命。崇高判断从对非凡之物的感性观照开始,以精神胜利般的愉悦结束,是心灵之自由的体现。
  • 刘旭光
  • 全文[ PDF 1521082.0 MB ] 2022.4(11):24-31  共有 622 人次浏览
  • “逃避自由” ——《礼拜六》言情小说与现代情感结构转型难题
  • [摘要]《礼拜六》是研究现代情感结构转型难题的极佳个案,其早期小说延续了“以情至性”的古典言情传统,但在民初时变影响下,“情”“性”分裂,儒家情感结构逐渐失效。1921年《礼拜六》复刊后,开始接受五四新文学的“情”“欲”社会化,转向启蒙情感结构,但仍有旧的“定情人”立场,逃避自由,恐惧“自由恋爱”的流动性。也正因此,横跨两个时代的《礼拜六》就挑战了既往研究的进化论和断裂论思维,呈现了现代情感结构转型的复调多歧。而要想解决现代情感结构的不确定性难题,需要从“浪漫之爱”转向吉登斯所言的“纯粹关系”。
  • 邓瑗
  • 全文[ PDF 1680532.0 MB ] 2023.3(12):24-32  共有 427 人次浏览
  • 中西诗艺的融合” :一种新诗史叙述的生成与嬗变
  • [摘要]“新时期”以来,从王瑶开始,学界对新诗与古典诗歌之间关联的研究 日益增多,在文学“现代化”的研究诉求下,主要通过梳理和考察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 艺术探索,逐渐形成了“中西诗艺的融合”这一新诗史叙述。在这一叙述被广泛接受、 运用的过程中,也产生出将新诗与古典诗歌的关联视为一种无中介的继承性关系,认为 古典诗歌“传统”在这一联系中更具支配性地位的理解,新诗自身的实践对于生成这种 联系的重要性则变得相对模糊。一些较晚近的研究显示出对这一叙述框架的突破,但曾 经内含在这一新诗史叙述中的辩证性认识方式也有所退化乃至解体。
  • 冷 霜
  • 全文[ PDF 1482.0 MB ] 2019.4(8):24-0  共有 1262 人次浏览
  • 艰难的历程,卓越的成就——新中国70 年的古代文学研究
  • [摘要]新中国70 年来的古代文学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 年到80 年代,第二个阶段从90 年代至今。前者以其强烈的政治色彩和理论先导为特色,与民国以来的学术判然区分;后者以日益壮大的经济力量为基础,形成“走向世界”的学术风貌,同时,受学术发展内在逻辑的制约,注重学术的自身目的也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面对当今世界各种不同的学术思潮和派别,如何以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的态度参与其间,形成一种自立于而不自外于、独立于而不孤立于西方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是需要我们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
  • 张伯伟
  • 全文[ PDF 1559.0 MB ] 2019.5(8):24-32  共有 952 人次浏览
  • 《宋文鉴》编刊之争再审视
  • [摘要]《宋文鉴》是代表性宋代诗文总集,吕祖谦悬“一代之书”为准的, 力破坊本《宋文海》之芜杂孤陋,在编选标准的确立、选源的蒐讨、文类的析分、选篇的择定等方面都卓有建树。书成受赏,又有赐名、撰序的荣耀,但也引起缴还词头、密奏攻击的政治纷争。隐微的历史事件背后,是理学人士与近习势力的一次初步角力。理学家内部对此书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吕祖谦力主弥合周程、欧苏之裂,《宋文鉴》试图将文章与学术、政治理想统合起来,以获得文与理的平衡。这与道学家作文害道的观念分歧显著,却成为南宋浙东学术主流。《宋文鉴》的价值不应局限于文学领域之内,它同时也是全面了解与诠释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南宋浙东学术思想的良好载体。
  • 慈 波
  • 全文[ PDF 7161.0 MB ] 2020.2(9):24-32  共有 895 人次浏览
  • 史诗时代的抒情话语——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的诗词、歌曲与风景
  • [摘要]近40 年来的改革开放时代被称为“史诗时代”,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可以说是“史诗时代”的有力见证和表现,这些作品通过引录诗词、叠化歌曲和描摹风景构造诗意化境界,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效果。这些作品通过以诗喻人、借诗抒情、设置诗词活动等方法表现了诗意化特征,并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形式结构等方面展示了音乐化特征。小说中的风景是社会历史和人类情感的假定和隐喻,风景作为一种认识性装置,它既是一种现代性思想,又是一种情感结构。诗意化、音乐化和情感化都表征了小说的抒情特征,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充分说明“抒情话语”与“史诗时代”的同构性。
  • 颜水生
  • 全文[ PDF 1758.0 MB ] 2020.4(9):25-32  共有 925 人次浏览
  • “人民”与社会主义文艺阐释共同体的建构
  • [摘要]“人民”作为阐释共同体,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意义创造者与守护者, 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体认者与信守者。正是经由“人民”这一特殊“阐释共同体” 的持续意义建构,社会主义文艺的意义才得以最终生成。社会主义文艺遵循“由谁创 造,由谁阐释”的基本阐释学原理,决定了“人民”的本体内涵因时而变的不同意义生 产逻辑。自 1942 年“人民”作为社会历史本体观念的正式确立至今,“人民”概念经历 了由“作为革命和建设”的人民,到“作为建设和改革”的人民,再到“作为改革和实 践”的人民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文艺意义的生成逻辑也相应地经历了由“教化型阐 释共同体”到“知识型阐释共同体”,再到“实践型阐释共同体”的嬗变。理解“人民” 作为社会存在本体与文艺意义创造本体的互文转变逻辑,既可为理解“人民”在不同时 期的主体性地位提供依据,也可为理解社会主义文艺的复杂意义提供启示。
  • 谷鹏飞
  • 全文[ PDF 1563056.0 MB ] 2022.3(11):25-33  共有 496 人次浏览
  • 语图在场:晚清东亚诗歌交流的一种路径探索
  • [摘要]晚清东亚各国间的文艺交往不辍,且呈现出一些典型性的新变色彩。除了政治格局的变迁外,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是交通与传媒技术的空前发展。由此引发的交往路径的嬗替,其意义不限于方式本身,更影响交往双方的文化心态乃至诗学理念的调整适会。从严辰《辑志图》到石川鸿斋《海外四图》,既是文化认同与反馈的一个完整结构,也是“非共域”各方凭借历史记忆与文学想象,以语图为中介,实现的一次精神体验式唱和。各交往主体具备的灵视显象的主观感知力,使得语图代替身体“在场”成为唱和活动的现实可能。语图耦合,互涉、互补,共同作为文学叙事的一种理想范式。唱和文人对诗画一体的艺术追求,也促进这一交往路径趋于典型化与扩大化。
  • 吴留营
  • 全文[ PDF 1704368.0 MB ] 2021.2(10):25-33  共有 723 人次浏览
  •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组织化与理论批评的跨国再生产——以冯雪峰翻译列...
  • [摘要]20 世纪前半期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其理论论述和词语概念在跨国旅行的过程中,因和实际运动的密切相连而不断变化且衍生新义。在“左联”筹组时期,冯雪峰通过冈泽秀虎的日文译本翻译了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为中国左翼文学家的组织化提供了“指导理论”。而在和“自由人”“第三种人” 进行理论论辩之时,冯雪峰又以藏原惟人的译本为底本重新翻译了列宁的这篇论文,并依据自己的旧译补充了藏原译本的删节部分。冯译利用有限资源以“集纳”方式追求列宁文本的完整性,也表达了中国左翼理论家对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的理解和思考。
  • 王中忱
  • 全文[ PDF 1615287.0 MB ] 2021.3(10):26-37  共有 732 人次浏览
  • “革命文学论争”与无产阶级戏剧的生成
  • [摘要]“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戏剧长期为学界所忽视,这可能恰恰遗漏了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戏剧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层互动与融合生成。通过挖掘史料,可以发现,倾向于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已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强调戏剧的“价值问题”与党派立场,在对“民众戏剧”的“弃扬”与深化基础上着手构建中国无产阶级戏剧理论,并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叙述范式及政治美学。因而,考察太阳社、创造社等关于无产阶级戏剧的批评话语、理论构想和文本实践,既能拓展“革命文学论争”版图,使戏剧史上悬而未决的无产阶级戏剧生成问题得以正本清源,又能深化戏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焦欣波
  • 全文[ PDF 1727935.0 MB ] 2023.4(12):26-34  共有 319 人次浏览
  • 我国自然生态美学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兼答李泽厚有关生态美学是“...
  •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学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其中自然生态美学成就显著。对于生态美学的发展,李泽厚最近以“无人美学”给予批评。本文通过对自然生态美学的历史回顾回应李先生的批评。新中国成立后30 年,最初在美学大讨论中,蔡仪的自然美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指导,坚持自然美的客观性,批判“人化自然” 的实践美学对于自然美的客观性的抹杀;改革开放初期,在中西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存在论为指导的生态存在论美学;生态文明新时代,在美丽中国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生态美学进入了中国话语自觉建设的新时期,出现以“生生美学”等为代表的生态美学话语,力图在国际自然生态美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 曾繁仁
  • 全文[ PDF 1453.0 MB ] 2020.3(9):26-33  共有 946 人次浏览
  • 张光年的《向阳日记》——干校与新时期文学之一
  • [摘要]张光年的《向阳日记》记于1970年至1976年间,内容是他在文化部咸宁和静海五七干校六年的生活。笔者所用是前三年日记内容(1970—1973),后三年静海干校的生活,拟在另文叙述。日记搁置多年,直到1997年才被整理出版。因整理中有修改增删,又因需要时间沉淀,于是就有了今天如何处理“回忆”这一干校史料的问题。为避免日记的孤偏单薄,另增加一些干校下放干部的回忆文章,以及陈白尘《牛棚日记》和杨绛《干校六记》等资料做旁证,全文以“‘日记’自述”“画外音”和“小注”的形式标示。这种参照性的篇章结构,在反思中将回忆与今天连接,虽然回忆也将长久存在。
  • 程光炜
  • 全文[ PDF 1778.0 MB ] 2020.6(9):26-34  共有 1300 人次浏览
  • 文学史叙事时间的再认识
  • [摘要]一般认为,文学史中的时间就是按照文学史史实的时序排列下来的时间。其实不然。一切文学史都是经过文学史作者叙说而成的。这种“叙说”的特性决定了文学史的时间都是重新界定过的时间。这一新界定不仅表明文学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与文学史文本中排列的事件在顺序等方面的不同,而且还强调了文学史文本叙事时间结构量级的差异。从文学史三重模仿互动的角度看,文学史的写作过程其实就是一种通过有意味的“文学史情节”来叙说的过程,并且寄寓于文学史的叙事进程之中。这个叙事进程不仅包括文学史本身的叙说,而且还包括读者对这一叙说的理解和阐释。
  • 乔国强
  • 全文[ PDF 1785.0 MB ] 2020.1(9):27-35  共有 1266 人次浏览
«  1  2  3  4  5  6  7  8  9  10 »